摘要:你现在觉得这部分债务很大,但地方政府的税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四年后,它的财政收入相当于现在的两倍半左右,到时候这些债务就轻得多了。 ...
自2003年起,中国M2的增长速度大幅超过了经济增速,M2从03年的愈20万亿人民币增加到现在的约80万亿人民币。
[11]法律人士主导着SEC的直接后果是决策时过于注重繁琐程序,尤其注重设计使SEC免责的制度。针对存款机构的联邦监管部门多达5家,证券与期货监管被分开,而保险业监管几乎完全处于州的层面。
同时监管执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美国一些批评者认为该法案具有破坏性,将抑制金融业的发展,内容过长并且复杂,无助于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我国有学者认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能不能防止危机重演,要防止利益冲突造成简单的照抄照搬。金融市场看似繁荣昌盛,监管者也被表面光彩夺目的金融创新所迷惑,因而经常忽略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这一核心目标。[6]斯蒂格利茨:《2007-2008金融危机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载《东方早报》2008年9月27日。
现今由于法律对民间金融没有完善的监管与规范体系,存在监管盲区。(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简介1.《法案》对现有的监管机构进行了重组,在新的监管制度下,金融监管机构被整合为四家: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署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5.对当前民间借贷风险,既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置若罔闻。
四是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偏高(3季度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83%,高于同期存款基准利率0.33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得过紧,导致每月新增信贷规模(5000亿元左右)过低,要完成年初设定的全年新增贷款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4季度单月信贷规模应控制在6000亿元以上。以上四方面的原因,除了货币政策收得过紧这个原因之外,其他三方面原因都和我国金融改革不到位、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二是民间借贷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偏高,目前民间借贷年率普遍在20%以上,而1年期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接近8%,高出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56%)约1.4个百分点,高出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5%)约4.5个百分点。由于中小企业创造的新增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生产的商品占全社会销售额的50%,上缴的税收占总税收的50%,出口的商品额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68%,创造的就业占全国新增就业的80%以上,因此,针对目前严峻的民间借贷危局,政府应综合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此进行积极应对。
此次民间借贷危机凸显出我国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尽管还没有看到3季度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的确切数据,但据一些公开信息推测,3季度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规模还在继续增长。
因此,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重是导致全民放贷,民间借贷市场资金断裂的另一大原因。从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的情况看,大多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老板,是由于参与了房地产投资或间接向房地产企业放贷而陷入困境的,而其主业经营并未出现太大问题。据报道,今年全国各地民间借贷利率普遍在年利20%~30%,最高能达到100%,高出央行规定的基准贷款利率3~8倍。面对风起云涌的民间借贷危局,如何从源头梳理民间借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一道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上述数据说明,今年以来,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比不断下降,而自筹资金占比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国家希望达到的政策效果——逼迫开发商通过降价销售获得开发投资资金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定金、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占比不但没有大幅提高,反而出现下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呢?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是导致今年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最直接原因自2010年年初,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收紧房地产企业的各条融资渠道(包括银信合作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债券、股票融资等),来逼迫其通过降价销售回笼资金的政策,这项政策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大为收窄。三是目前货币M1、M2增速均已回落至中性增速范围(14%~15%)的偏下位置,其中3季度末M1增速仅为8.9%,M2增速为13%。上半年,在所有4.17万亿新增贷款中,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规模高达1.59万亿元,占企业部门2.7万亿元新增贷款的60%左右,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62%的平均水平。
因此,直观看,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是过高的利率。三是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资金供不应求,以至资金定价偏高。
目前房地产开发贷款(包括保障房贷款)增速已经由2010年初最高同比增长48.5%回落至3季度末同比增长3.7%的极低水平(远低于同期15.9%的平均贷款增速),前三个季度房地产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额几乎为零,银信合作融资渠道早在2010年7月就被银监会叫停(2010年上半年,银信合作融资渠道被叫停前,各类企业通过该渠道获得了大约2.2万亿元的融资额,其中大部分是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说明今年房地产行业整体资金供应一直都非常紧张。三是国家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
相反,应对这种想象加以引导、培育和监管,使之成为中国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结构升级的一部分。如果能将民间借贷市场加以规范,并纳入体制内进行监管,那么信息不对称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也可得到很大改善。正规融资渠道收紧后,各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纷纷到民间高利贷市场寻求资金支持,结果导致借贷利率高企,中小企业不堪重负,老板纷纷跑路的危机局面。在高利率诱惑下,一部分中小企业主甚至将主业运营资金从企业抽离,加入到食利放贷者的行列,而没有健康实业支撑的高利贷市场是不可能长期存续的但是,自救与外部救援博弈重重,陷入危机的国家希望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多实施一些救助计划,而别国则期望危机国家多采取救助措施,导致了自救与外部救助博弈的产生。在现行美国国会立法制度下,每个委员会及其相关成员对诸多法案拥有裁决大权。
2. 债务危机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二元结构的体制矛盾是引发欧债危机的制度性原因。
高福利是以强大的财政收入为基础的。欧洲债务危机则是国家互不信任的激化。
首先,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体制矛盾。危机爆发后,政府介入是必须的,政府迅速实施救助措施,可以阻止危机蔓延的势头,恢复市场信心,缩短经济衰退的周期。
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给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这必然使美国向外大举借债,因而导致其债务居高不下。与欧元区的国家不同,美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货币的发行权和财政政策的制定权,因此可以同时操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果,美国债务不断被大量的民意和民生工程推向了新的高峰。
然而,这种政策催生了泡沫经济,一旦泡沫崩溃,全国经济就会遭受巨大损失,成为空中楼阁,最终代价就是导致了债务危机。但是,真正付诸落实的措施少之又少。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认为,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两者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健康运行。
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主要向金融机构注资。2. 欧洲各国各自为政,一团乱麻,自救与外部救助没有形成合力。
从冰岛、迪拜债务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从美国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到全球债务危机,危机愈演愈烈,令人生畏。(二)欧美应对措施的差异性1. 美国提高债务上限,美元进一步贬值。标普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降级,使美国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对于拥有独立发行货币主权的国家来说,在市场上,政府发行债券遇到困难时,就可以命令中央银行增加货币的发行量,买入国债,进而避免国债收益率上升。
因此,美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政党借此机会争夺政治地位和政治优势而导致的一场闹剧。5. 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欧美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比较 欧债危机与美债危机的齐袭及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爆发,对国际经济、金融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欧洲央行已经实施了三年期注资措施,弱化欧债危机的不良影响。
首先,欧洲各国雷声大,雨点小。一、欧美债务危机形成的机理比较 虽然欧美主权债务危机都是政府收支不平衡引起的,但欧美各国国情各异,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